在之前的文章中亦介紹過茶道‧江戶千家流的白井彌生老師在世界上如何響負盛名,而且澳門亦開始有一班年青人對茶道產生興趣,這次終於可以透過創意園的協助爭取到一個名額成為白井老師的學生。在之前的訪問之中得知,茶道在日本是一項貴族活動,是日本傳統政商界的一門『必修課』。所以一般學費也不會平民化,而且有些日本茶會參加完之後在門口設有個小箱子,跟據對茶師心意而放下一千或幾百作為禮金。看到這次活動有注明是免學費而只收240 MOP 材料費的型式,真是機會難得。我想這亦是之前訪問白井老師時她說,很欣慰見到茶道在澳門的年青族群慢慢發展起來。我想作為一為熱愛茶道的大師,看到自己的一套傳統技藝受到尊重、得以傳承,就算每隔幾個月從日本飛過來,以方便的年輕族群的方式授徙講學,也是值得;(我心想: 這240元 X 小班教學,如何Cover機票錢?) 但白井老師這種技藝得以傳承的心態也在曾訪問澳門的一些傳統老工匠中常聽到。
較早前參加過白井老師的茶會之後亦在國內的茶館看過類似的茶道『表演』,我認為那些表演只殘留一種『形式』而缺乏了一種『到位』的感覺。可能是已經看過白井老師的示範,所以特別留意其他表演的『細節』;從白井老師的示範中是可以從動作反推出五百年前設立此動作的原意,就如武術,每一招一式就是為了在戰場上求生存而被『純化』,而不能有多餘或形式的動作;茶道亦如此,從茶具的準備、檢查、清潔、用水、泡茶、奉茶、品茶、鑑賞、收拾等等一系列動作都該有其原意,而且要求流暢簡潔沒有多餘的動作,亦不能含糊。所以有人說這個過程必須要求精神十分集中,因而可以進入『禪定』的狀態。這亦可能是由於"茶道"是從元代 『僧人』從中國引進作為『修禪』之一種方式的原因。
看到大家都在很認真的泡茶,這一幕真的有點讓人感動,令我想起八十年代日劇經典『啊信的故事』,對九十後而言,可能會想起『大奧』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