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博會上對深圳百年老餅家『合成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此想以 特別獨立篇幅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合成號』所在的展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
場內還設有啊婆示範整餅的過程,其中我一直以為像杏仁餅這類用粉擠壓而成的餅食需要經過烘烤才能吃,因此見到現場這位大哥準備要吃時,我荒忙準備制止,結果啊婆淡定的告訴我:"可以吃的",在我追問之下,她又說:"你們那些『後生仔』(年青人)喜歡吃烘烤的,因為夠『香口』(香脆),但是我們這些老人家就不太能吃『熱氣』的,因為怕上火。
我聽到之後,覺得有道理,下次買給老人家的餅食可以找一些沒有烤過的;感覺又長了見識。
見到這些精緻的特色包裝,令我想起之前我們有介紹的澳門兩家也是結合文創產業作推廣,又剛好遇上澳門的旅遊業的百年盛世,而獲得巨大成就的鉅記和咀香園。而『合成號』亦有此遠見可見其未來的發展潛力,或許將如香港奇華餅家來澳開設分店,在這手信業百花齊放的環境之下佔據一席之地。
平心而論,縱觀文博會全場,歌舞表演、美女走秀的多,與在場人士互動體驗傳統文化的少。但『合成號』能以私人企業身份,佔有如此大的面積,還邀請了在地媒體合作,除表演外,還精心安排遊戲與在場人士積極互動,這樣傳達企業文化也算花心思之餘,還蠻成功。
很喜歡這些傳統遊戲『再現』,重點是『再現』兩個字,因為真的失傳已久,特別在一個澳門人眼中,這只能出現在紀錄片中的祖父級傳統玩意,再現眼前,真是十分難得,所以現場大人和小孩都童心大現,爸爸和兒子爭著試玩這個在古董店找來的『滾鐵圈』,現場還有背景音樂回盪著廣東童謠:
氹氹轉 菊花園
炒米餅 燸呀燸米團
五月初五係龍舟節呀
阿媽佢叫我去睇龍船
我唔去睇 我要睇雞仔
雞仔大 我暱去賣
賣得幾多錢? 賣咗幾多隻呀?
我有隻風車仔 佢轉得好好睇
睇佢氹氹轉呀 菊花園
睇佢氹氹轉呀 氹氹轉又轉......
延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