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葡共處的四百多年間,澳門可謂是歷盡滄桑,歷史的變遷讓很多從前鼎盛繁榮街區的印跡在今日都逐漸變得模糊了。然而,歷史是無法替代的,在今天,人們依然堅持從建築的斑駁痕跡中去追尋昔日曆史的光怪陸離。
經過聚龍里,沿著紅窗門,找到福隆新街
福隆新街便是昔日鼎盛一時的不夜城。1932年,香港禁娼之後,澳門的娼妓開始蓬勃,福隆新街正是這些青樓的集中地,八十年前的福隆新街夜夜笙歌,紙醉金迷,很多富家子弟在這煙花之地醉生夢死。從前燈紅酒綠,每當夜幕低垂時,大紅燈籠開始高高掛起,照亮整條街,所有商業活動開始熱鬧起來,成了名符其實的不夜城。
福隆新街一帶建於清朝同治年間,是當時著名的“花街”,澳門最進階的玩樂之地。福隆新街分成上、下兩段。上半段是青樓、茶館等聚集地,最旺盛時期約有六十家,街道下半段則是煙室、酒家等聚集地,是男人玩樂的一條街。福隆新街在當時很負盛名,青樓在古代是開放的,不像今天的是禁止的甚至是違法的,古代青樓也成為了很多文人寫作的題材,更有獨特的“青樓文學”。甚多詩人更是與青樓有不淺的關聯,蘇軾杜牧等著名詩人都與青樓曾經有過不解之緣。因而青樓在當時是非常熱鬧非凡的,可想而知,當日的青樓是何其的繁榮。
1940年澳門禁娼之後,娼妓這一行業才漸漸地沒落。到了今天,澳門政府仍然支援歷史文化的保留,出資修葺福隆新街,現下的建築外貌是眾多的兩層高的晚清建築群依舊,但建築上的通花窗板、門口及金屬門板都被刷上鮮亮的紅漆,既醒目又與灰牆相映成趣,很有古色古香的感覺,令人賞心悅目。但是遊客如果想看看昔日舊夢的承載地方,可到福隆新街後面的福榮里走走,那裡仍保留著“未翻新”前的建築模樣,灰磚、斜條格架構的窗、殘留的藍色漆跡,具有歷史感的舊牆,從中便可見福隆新街的舊貌。
延申閱讀:
1. 澳門一日遊攻略之漫步古城
2. 媽閣廟
3. 海事博物館
4. 阿拉伯風情的港務局大樓
5. 鄭家大屋
6. 亞婆井
7. 聖老楞佐教堂
8. 崗頂劇院
9. 聖奧斯定教堂
10. 崗頂前地
Model: Snow White, Jessica
Photographer: Leo
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