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名勝甚多,但因為澳門面積比較小,因此很多景點名勝常常成片地連在一起,這也方便了遊人步行觀賞。這一條旅遊路線集中的名勝多為澳門比較古老的廟宇和一些已有百年歷史的帶著葡韻風情的建築。
記錄自己的青春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選擇蹦極,有人選擇旅行,有人選擇在海邊露營,選擇獨特黑沙海灘。這是路環最出名的景點之一,入口處就有一間黑沙青年旅社,灰黑色如沙雕般的建築。設計雖簡單,但這是澳門最便宜的青旅,也是最難申請
位於路環臨海的“十月初五馬路”,馬路不寬,人煙稀少,然而很多人會對這個名字念念不忘的原因,大抵是對“念你如初,祝君安好”的感觸太深,以至於在澳門眾多稀奇古怪路名中唯獨鍾愛這一條街。
海盜盤踞路環也數百年,數次戰爭都未能幫你脫離苦海,你由一塊普通的享受陽光海浴,聽清風鳥語,看明月彩雲的石頭變成一塊別人聞風喪膽的劏人石,由你第一次目見血淋淋的廝殺在你面上發生之時,終日的誠惶誠恐不知何時是個盡頭。
關於人猿石的故事,這是一個流傳在路環老居民之間的一個傳說,一般澳門人也不一定知道。可能這一方面是對路環海邊奇岩怪石的聯想,同時這些傳說的形成也是當時居民對生活態度的一種投射。當編輯從文獻中看到這個傳說時也感歎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路環的譚公廟,尋找傳說中的那套”七星伴月枱”;那套代表著七埕黃金一埕白銀的寶藏,我們來了三次也找不到,但黃天不負有心人,終於通過一條隱閉的小石梯找到了。而且廟祝亦展示了我這廟的鎮廟之寶----一條龍的肋骨造成的龍船
一個蛋撻,溫柔一座城,想必是安德魯餅店誕生的初衷。白居易言: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我甘願做這癡人,放棄威尼斯人的藍天白雲,於波瀾不驚的路環尋找蛋撻誕生的小屋——安德魯餅店。
荔枝碗村是一朵靜靜開在澳門角落的溫婉的花。在荔枝碗村的狹窄街道上,五彩斑斕的鐵皮屋早已在雲水之間自由行走,不戀塵世浮華卻擁有水靈的美貌,殊不知多少妖嬈與繁華曾在一百多年前於此上演。
蘇格拉底如是說“我們與世界相遇,我們與世界相蝕,我們必不辱使命,得以與眾生相遇。”黃昏就匆匆出發的15號尾班車,將七苦聖母小堂的光影留在九澳──下一個遇見,給最獨一無二的你。
“再美的景緻,如果缺少了一份安靜,她的美就減少了一半”, 路環島的這份獨特,相信淡名如水的沈從文也會為之欣賞。
路環,著實不是一段朦朦朧朧的陽光歲月,而是一段日光傾城的午後光陰。
相對於香港,澳門無疑在歷史上受歐洲文化影響更深。曾聽說:澳門有中國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亦曾有幸見到澳門的不少教堂,然而為配合天主教在氹仔的傳播,嘉模聖母教堂卻是島內唯一的天主教堂。
如果說有人信奉單身可以滿足人對於自由的詮釋,那麼也總會有一個人溫柔了你的歲月,使你相信愛情的美好往往存在於虛無之間。氹仔,就有一所民事登記局,但凡你路過,都會被它靜靜呈現的一份精緻吸引
究竟是一屋怎麼樣的宅子,能夠讓我還未親眼見到她的真容前,就已讓我心中的念想湧上心頭?
葡萄牙人留在這座城池的記憶太過深植,然而後來,五幢土生葡人韻味的家庭住宅由澳門政府收購並且修復成住宅式博物館。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如果“短小精悍”這個詞也能用來形容物體的話,那官也街再適合這個詞不過了。僅115米的長度,寬僅5米,可以說是一條迷你步行街了。但是這條步行街卻異常繁榮,是澳門的一條著名的食街,澳門是一個比較小而內涵卻非常豐富的地方,這條迷你步行街
在染上金色的斜陽裡,突然邂逅一處懷舊的所在,會是什麼感覺?
台東有三種東西一定要吃,一是池上米、二是包子、三是海鮮。在「伯朗大道」看到一大片美麗的稻米田時,是不是也想嘗試一下當地的米呢?池上鄉這地方很適合進行稻作,因為它在低海拔的位置、又有好的水源和土壤,所以種出來的米特別好吃
位於ICC的Le39V推出全新週日法式午餐(A Sunday in Paris),一邊飽覽維港美景,一邊享受由於巴黎連續6年獲得米芝蓮一星榮譽帶領的廚師團隊創作的法式料理。
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式委任安俊華Andrea Burzio為Angelini意大利餐廳總廚
有一次喵喵在學校裡拿出了京都念慈庵川貝琵琶膏,老師看到它是「京都」念慈庵名藥這幾個字,就疑惑怎麼在京都沒看過這個,在京都確實沒有這個賣,因為京都念慈庵上的「京都」的英文是「King To」,而不是日文拼音的「Kyoto」,所以這裡的京都其實是指首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