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藝的心,窺探澳門文化歷史之旅
記得有位旅行家說過:“要瞭解一個城市的歷史與發展,必須先逛逛其博物館。”每場旅行中,總有一群人是走文藝風格的“博物館控”。不久前,澳門旅遊局推出了一條“藝文探索之旅”的路線,其中涵蓋了澳門很多歷史博物館和展覽廳,可從中窺探澳門的歷史與發展。而我認為,這條路線應取名為“文藝探索之旅”更為貼切。文藝之路,藝術與文化的薈萃,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路線:澳門漁人碼頭 → 澳門科學館 → 澳門文化中心 → 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 → 觀音蓮花苑 → 澳門旅遊塔
漁人碼頭
文藝之行始於漁人碼頭。這是澳門首個主題式大型娛樂綜合體旅遊景點。沿著海岸線而建,遊覽其中如同一次穿越之旅。于古羅馬表演場感受氣勢恢宏的廝殺呐喊,在勵駿碼頭享受海風帶來的歐式風韻。不僅如此,漁人碼頭還融會展、娛樂、購物、美食於一體,從趣味的紀念品到高級奢侈品,從兒童樂園到高級娛樂場所,一應俱全,適合不同年齡段的遊客的不同體驗。漁人碼頭是中西文化又一最佳融合,它既像個民間藝人,有著港埠特有的市井文化,又像位高冷的文藝女神,血液中透露南歐神秘華麗的風韻。
澳門文化中心
從漁人碼頭出來,穿過金沙酒店,來到澳門文化中心。這座宏偉的建築,憑藉其獨特的設計,現已成為澳門最新的標誌。其中包括景觀公園,劇院大樓及藝術博物館。這是澳門最高的藝術殿堂,為本地及世界各地表演者提供了國際級的表演場地,也為澳門本土觀眾帶來豐富的文化生活。隨著海陸空交通網絡的不斷發達與完善,今天的澳門文化中心還成為了商貿國際會議的理想地點。
澳門文化中心和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
面向澳門文化中心,毗鄰的是澳門藝術博物館,左邊則是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藝術博物館定期展覽出中國書畫、篆刻、石灣陶瓷及各類專題展覽。而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內,則展示著由中國國務院、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贈與澳門的回歸賀禮。遊覽於此,將更加全面的瞭解澳門發展的歷史與藝術作品。
澳門科學館
從展覽館出來,天橋的另一邊是一個外觀呈斜錐形的建築,這是澳門科學館。還未來得及走進館內細細觀摩,便被這獨具匠心的建築折服。這是由世界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而成。站在這超時空的建築前,壯膽揣測,這獨特空間設計,究竟是對未知宇宙世界的幻想或是來自外太空的召喚?
觀音蓮花苑
將思緒從外太空的幻想中拉回,逆著時光,追溯千百年前觀音的傳說。背向大海,面朝大地的觀音,駕著蓮花寶座,亭亭玉立於海上。陽光之下,金身的觀音如同籠罩在佛光之中,又如海市蜃樓般縹緲虛無,不禁讓人肅然起敬。觀音蓮花苑由葡萄牙女雕塑家設計,是中國傳統佛教文化與歐洲雕塑的結合體。上層是多功能展示廳,下層則是小型圖書館和觀賞室。
從海上的觀音蓮花苑走出來,沿途有很多特色的食肆和酒吧,東方的精緻餐廳與西方寫意酒吧,在這裡又一次融合,相得益彰。
澳門旅遊塔
參觀了一路的博物館和展覽館,也許已經有些審美疲勞和略顯沉悶。但是文藝范兒是不會讓自己的行程在沉默中結束。文藝線路的最後一站來到澳門旅遊塔。總高度為338米,它是在全球獨立式觀光塔排名第十,也成為了澳門新地表之一。然後比起旅遊塔建築的本身,更吸引人的,是高空的“笨豬跳”。參加者由233米高空一躍而下,感受長達十多秒的失重下墜,將自己融入於天空之懷。
想要窺探歷史,瞭解城市的發展,不只可通過博物館和展覽館,建築也承載著城市發展的歷史與滄桑。正如哲學家歌德所言:“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身為“博物館控”的文藝范兒,在最後用自己青春熱血和呐喊的方式,對這觸及天際的信仰致敬。
大賽車博物館
消防博物館等
這次的文藝之旅,遊覽的是澳門的一些“主流”的博物館和展覽館。然而澳門還有很多“非主流”的博物館,同樣承載著歷史,值得文藝的遊人去探究,例如澳門葡萄酒博物館、大賽車博物館、消防博物館等。文藝之行並未停止,下一條路線,將是繼續在這些“非主流”的博物館中尋找澳門的歷史。
路線:澳門漁人碼頭 → 澳門科學館 → 澳門文化中心 → 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 → 觀音蓮花苑 → 澳門旅遊塔
編輯的話:
這條路線是最接近澳門港澳碼頭的路線,很適合從港澳碼頭出來的旅客,便可沿著行人天橋走到漁人碼頭。
而澳門旅遊塔屬於延伸路線,沿著澳門南區的海岸線走,但由於澳門旅遊塔與文化中心、科學館、觀音蓮花苑等景點都比較遠,而且沿途都只有海岸線,建議在天氣比較涼快的情況下才走這一段。
終點澳門旅遊塔
交通可以選乘公交: 3A, 8, 10A, 12, 17 號路線: